一、用均线看股票把握买卖点,该如何判断?
基本都是看是否突破均线

二、股票均线怎么看 如何用 有什么意义或作用?
你好,均线图要结合股价走势寻找阻力位和支撑位,以此为买卖点依据。
均线一般以日线MA5、MA10分析短期走势,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势,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长期走势。
而以5—30分钟K线做短线操作,以周、月、年K线中的均线走向分析长期走向。
均线有两面性:支撑和阻力支撑是指股价在回落的过程中,遇到均线时,会在均线附近暂时止跌企稳,甚至反转回升的现象。
阻力是指:股票在上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均线,会在均线所代表的价位附近暂时停止上涨,甚至反转回落的现象。
阻力和支撑是均线最重要的作用之一,阻力位和支撑位会是经常互换,一条支撑线如果被跌破,那么这个支撑位将成为压力线;
同理,一条阻力线被突破,这个阻力线将成为支撑线。
均线的支撑和阻力根据均线的长短效果也不同,短期均线如5日、10日均线阻力位和支撑位经常来回穿插,很难形成判断效果,一般以中长期均线判断效果比较好,最常用的是30日、60日均线。
因此,长期均线的的支撑和压力都比短期均线的支撑和压力要大。
上行趋势中主要关注压力位,趋势回调时关注支撑位。
下降趋势中,重点关注支撑位,下跌反弹时关注压力位。
阻力转换成支撑支撑转换阻力再转换支撑支撑位和压力位的运用对我们的实际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是我们找到支撑压力位并判断他们的有效性高低。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三、用均线看股票把握买卖点,该如何判断?
基本都是看是否突破均线

四、怎样正确运用均线指标来买卖股票
MA的经典用法可以参考葛氏八法则:买入信号:(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当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为买进信号。
(2)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但未跌破上升的平均线,股价又再度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3)股价虽一时跌至平均线之下,但平均线仍在上扬且股价不久马上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上时,仍为买进信号。
(4)股价跌破平均线之下,突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时,很可能再向平均线弹升,这也是买进信号。
卖出信号:(5)股价急速上升远超过上升的平均线时,将出现短线的回跌,再趋向于平均线,这是卖出信号。
(6)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平转弯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信号。
(7)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之下,然后向平均线弹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即又告回落,仍是卖出信号。
(8)股价虽上升突破平均线,但立刻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下而此时平均线又继续下跌,则是卖出信号。
这些在以后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五、股票怎么看均线
你好,关于均线怎么看,分享两点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使用中长期平均线选择牛股。
当240日、120日、60日均线在底部长时间走平、并且开始形成多头排列时,短期均线(5日、10日、30日)同长期均线一样,形成多头排列。
这种情况,一般是庄家长时间收集筹码所致。
当中长期均线慢慢形成多头时,就表明庄家吸筹加快,股价缓慢上扬。
数日后,当短期均线逐渐形成多头时,则表明庄家吸筹完毕,准备拉升。
这时,股民朋友们便可逢回调时分批杀入。
第二、使用短期平均线逃离顶部。
短期均线系统(5日、10日、30日)中的30日线,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多头上升过程中的生命线。
也就是说,在多头上涨过程中,股价只要不有效跌破该线,就应认定是仍有上升空间。
如果有效跌破该线,那么就应认定是多头行情已发出反转向下的信号。
而5日、10日均线,是代表短期一两周持仓者的平均成本。
所以,当某只股票涨幅已大并出现调整时,股价跌破5日均线,则该股一般会调整几日后上升;如股价继续跌破10日均线,则该股一般会调整一周或二周左右后上升;但当股价跌破5日、10日均线后,又继续跌破了30日均线,并且这时5日均线调头快速下叉10日均线,一般这种形态则表示多头行情已经结束,是准备大幅下跌的信号。
股民朋友们应快速出货,以免被套。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六、怎样正确运用均线指标来买卖股票
MA的经典用法可以参考葛氏八法则:买入信号:(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当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为买进信号。
(2)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但未跌破上升的平均线,股价又再度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3)股价虽一时跌至平均线之下,但平均线仍在上扬且股价不久马上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上时,仍为买进信号。
(4)股价跌破平均线之下,突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时,很可能再向平均线弹升,这也是买进信号。
卖出信号:(5)股价急速上升远超过上升的平均线时,将出现短线的回跌,再趋向于平均线,这是卖出信号。
(6)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平转弯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信号。
(7)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之下,然后向平均线弹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即又告回落,仍是卖出信号。
(8)股价虽上升突破平均线,但立刻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下而此时平均线又继续下跌,则是卖出信号。
这些在以后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七、股票如何利用均线进行分析
恩 对 只言片语很难说清楚 买本股市操练大全吧 我简单说一下 个人觉得 所有的指标 均线系统 和成交量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 就简单说下均线系统 均线 粗略的说 就是连续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线 ma5 就是指的5天内的平均成本 同理ma10 ma20等等都是指的10天内 20天内的成本 比如 五日线 当股价出于5日线之上 也就表示 今天的股价是让前面五天进场的投资者基本都是盈利的 对于股价会产生支撑作用 有兴趣可以看下最近的强势股 莱茵生物 股价稳稳地依托5日线向上攀升 相反处于5日线之下就是表示今天的股价是让前面五天进场的投资者基本处于亏顺状态 很多人会选择割肉 所以抛压会比较沉重 对股价产生压制 简单说两个交叉 1、”黄金交叉” 当10日均线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线,10日均线在上,30日均线在下,其交叉点就是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的表现,出现黄金交叉后,后市今有一定的涨幅空间,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2、”死亡交叉” 当30日均线与10日平均线交叉时,30日均线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线,形成30日平均线在上,10日均线在下时,其交点称之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预示空头市场来监,股市将下跌此时提出场的最佳时机。
要做股票 不懂技术是很难生存的 很多人连这点看书的耐心都没有 何谈在股市生存 在股市赚钱 这就肯定是奢望 不过也要明白 所有的技术分析 就是你技术再好 就算你是私募有钱有技术 技术分析不是百发百中的 只能说当我们看好一只股 用我们的技术分析 我们可以减少风险 我们会有8成或者9成把握会盈利 你还是要承担这10%的风险 控制风险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曾经说过 投资三原则 第一个保住本金 第二个保住本金 第三个还是保住本金 愿你在股市中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

八、股票均线怎么看?
均线分为长期线和短期线,均线周期越长判断趋势越准确,周期越短对股价越敏感,但是方向性不是很强,看均线就是要结合长期线和短期线来看,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交叉原则,短期线向上突破穿越长期线叫做金叉,同时长期线有明显的向上趋势,可做买入参考点, 短期线向下突破穿越长期线叫做死叉,同时长期线有明显的向下趋势,可做卖出点参考。
也就是长期线可以做股价运行长期趋势参考,短期线可以做卖出买入参考点,前提是长期线个短期线保持同一一方向,这样比较准确。
2;突破压力跌破支撑原则,跌破前期低点,可以继续看跌,突破前期高点可以继续看涨。
3波浪理论,波浪理论就是均线来描叙的,上涨浪,下跌浪。
以及回调浪。
反弹浪。
这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4维度高低,参考前期高低点,来判断均线运行期间的维度高低,高位震荡,长期均线没有方向,短期线在长期线上下穿越,可做卖出点,长时间低位震荡。
短期线穿越长期线,并且长期线刚刚形成向上趋势,可做买入点。
做短线最好用时间周期短一点的均线:如:小时均线和半小时均线,因为均线指标的唯一缺点就是滞后性,但是均线理论的假设就是股价会惯性沿着原有趋势前进,所以长期均线一旦指明方向,股价一般会沿着趋势惯性运行,均线指标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率是超过任何指标的。
把均线学好了,完全能够运用到任何投资上:期货,权证,外汇,期权,都适用,一招鲜吃遍天,均线很简单也很实用,但是大道至简,学再多不会运用或者运用不好也没有用,所以均线理论很重要,如果你没有什么投资经验,我建议你专攻均线,然后再熟悉其他指标,我的观点。

九、怎么根据均线看出股票大概涨跌?
只要你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正确的炒股理念),选股又选的正确(即选中了每轮行情的龙头股),再加上买入点及时正确,卖出点及时准确,这样波段操作,则必赢,从而达到集无数匹个股的波段小黑马,集合组成你的一匹快速升值的资金大黑马,从而使你的帐户资金加速升值。

参考文档
下载:如何利用均线看股票.pdf《买一支股票多久可以成交》《定增股票一般需多久》《股票被炒过要多久才能再炒》《一只刚买的股票多久能卖》《股票多久才能反弹》下载:如何利用均线看股票.doc更多关于《如何利用均线看股票》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340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