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如果想调查一家上市公司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如何入手?请求高人帮助!
1、营业收入: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其营业收入必须有快速发展的势头。
去年卖出 1 亿元的产品,今年 2 亿,预计明年 4 亿。
这样的公司常常提供了股价在短期内翻几倍的机会。
2、盈利:有些公司做很多生意,就是不赚钱。
公司经营的好坏主要以盈利作为衡量的标准, 盈利增加,股价自然上涨。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就是公司现有所有的"不动"的资产。
如果公司的市场总价是 10 亿 元,固定资产是 15 亿元,你可以认为股价没有反映公司的价值,股价偏低了。
4、类似公司的情况:大家都生产类似产品,如电视机,其它公司的绩效和这家公司比怎么样? 同类公司通常有类似的经济周期,股价的波动也类似。
5、品牌的价值:你打算投资的这家公司有 无过硬的品牌?这可能对股价有深远的影响。
更多资料参看我的空间

二、如何研究一家公司的股票好不好
连续五年每年都保持增长百分之25以上的,就差不了。
那么多股票也就那么二三十家能达标。

三、如何用很系统的方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
先确立你的股票风格:投资 or 投机 投资:1. 关注基本面:包括国内外经济、周边地区与国内政治、政策导向、行业与市场分析,上市公司经营分析、财务分析等。
如符合一定的评估指标,可至下一步。
2. 关注股价:通过基本面的评价,对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公司价值给予结合市场因素的估值。
如果现行股价低于估值,则可以介入。
投机:1. 关注基本面:由于短期可能会存在行情,因此较粗略地分析有助于把握进场时机。
2. 消息面:国家、行业是否有出台某个政策、某份文件,公司是否准备有什么大的动向值得炒作。
比如:奥运概念、创投概念、优质资产重组、股权激励、节能环保等等。
3. 技术面:走势图(K线、均线等)、技术指标(KDJ、MACD等)、资金进出(盘口交易量、对冲资金、买卖操作手法等) 4. 跟投:关注每个季度股票的投资基金进出,好的基金经理选定的股票会有不错的回报。
以上仅为个人意见。
如果你想在股票市场赚钱,一定要有过硬的分析能力、丰富的信息渠道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点都具备了,赚大钱对你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四、机构的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能信吗?
不可全信公司是对的但是价位可能就有问题的具体好得靠自己的分析股票的价格也不由他们说了说是有市场说了算也就是供需关系

五、如何分析研究一家上市公司
一看行业地位,二看公司成长预期,三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或增长率,四看公司现金流,产销预期,五看公司前期涨跌幅度,而后判断后市中长期趋势,决定取舍。
。
。

六、如何才能把一家上市公司研究透
如何快速看明白上市公司年报?1、看收入一个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的收入,比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
2、看利润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
临时的一次性利润来源(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
3、看资产负债三大财务报表中,上面分别分析了利润和现金流量中的一些重要指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呢?答案就是存货量。
一家公司的存货包括产品库存、生产原料库存等方面,公司库存商品过多会影响到公司下一报告期的生产和运营。
如果一家公司产品库存较多,很可能表明该公司产品销售遇到了困难,企业去库存化的压力较重,下一报告期内继续扩大产能就相对较难;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高库存面临的产品跌价风险也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
正是由于库存商品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对库存计提跌价(或增值)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虽然处于高库存状态,但却并未计提或少计提跌价准备,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不够准确和客观的,有财务粉饰的嫌疑。
投资者在看年报时,除了不要被年报的表面所迷惑,要分析观察和仔细研究年报的重点内容外,还要警惕常见的一些陷阱。
1.销售利润率陷阱如果报告内的销售利润率变动较大,则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计或多计费用,从而导致账面利润增加或减少。
2.应收账款项目陷阱如果有些公司将给销售网的回扣费用计入应收账款科目,就会使利润虚增。
3.坏账准备陷阱有些应收账款由于多种原因,长期无法收回,账龄越长,风险越大。
4.折旧陷阱在建工程完工后不转成固定资产,公司也就免提折旧,有的不按重置后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有的甚至降低折旧率,这些都会虚增公司的利润。
5.退税收入有的退税收入是不按规定计入资本公积金,而是计入盈利;
有的是将退税期延后,这都会导致当期利润失实。

七、想了解一下怎么对上市公司调研.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先研究下公司的报表然后你可以去上市公司的办公地甚至工厂去实地调研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对接待投资者都是比较认真的,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24140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