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上市需要准备什么
公司上市需要准备以下内容1、报告书;
2、申请上市的股东大会决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营业执照;
5、经法定验证机构验证的公司最近三年或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会计报告;
6、法律意见书和证券公司的推荐书;
7、最近一次的招股说明书。
8.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证券交易所应当自接到的该股票发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安排该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还规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应当与证券交易所签订上市契约,确定具体的上市日期并向证券交易所交纳有关费用。
《证券法》对此未作规定。

二、公司上市财务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在现金流管理内控机制上。
一要加强现金预算管理,重点组织制定和实施长短期融资方案,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开展资产负债的比例控制和财务安全性、流动性管理;
二要严格现金收支预算控制,及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重点监测经营性现金流与到期债务等情况,调节资金收付平衡,严格控制支付风险;
三要规范货币资金管理,制定资金管控方案,实施重大资金筹集、使用、款项的催收和监控工作,推行资金集中管理。
货币资金的使用、调度,应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
2.在采购与付款内控机制上。
一要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成立包括采购、生产、质检、仓储等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价小组,侧重对所购商品性能、质检、价格、付款条件及供应商信誉的综合评价。
办理付款业务时,要对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采购数量和质量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完整、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
二要建立采购价格形成机制,成立包括企业管理层,采购、生产、财务、质检、法律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采购价格委员会。
应实施大额定单集中采购或以招投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并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动态,完善价格调整机制,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费用。
三要建立存货预警机制,加强存货管理制度,采用经济批量等方法,科学确定存货的最佳采购批量与资金占用,适时采购,有效控制储存成本,实现“最优储备”内控目标。
3.在销售与收款内控机制上。
一要建立销售政策形成机制和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根据区域市场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区域价格、折扣政策、收款政策,定期审阅并严格执行;
在客户选择上,应充分了解客户的信誉、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防范应收账款的潜在风险;
在合同审批环节,应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收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具体事项进行审查,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等要求,适时调整价格策略。
二要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逾期催收制度,跟踪客户履约情况,定期评估客户信用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有效的激励与警戒机制,将货款回笼率与销售人员的业务考核挂购,落实收款责任,有效规避坏账损失风险。
三要加强应收票据的管理,制定票据管理制度,明确票据管理的不相容岗位分离,规定票据的受理范围和管理措施;
加强票据合法性、真实性的查验,完善票据到期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或票据贴现等管理程序,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4.在重大合同的财务审核上。
一要参与重大合同制定的评审,着重对合同中涉及资产价格、数量、收付款条件的形成等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审核。
重点审核四个方面:经济性、可行性、严密性、合法性。
二要强化重大合同执行的审查,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凡未按合同条款履约的、应签而未签订合同的或未通过验收的业务,财会部门应提出意见,拒绝付款。
5.要注重内控机制的动态管理。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管理需求和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
同时要根据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
6.引入中介机构、专家等外部意见。
如企业对外重大投资等会计政策的运用,都应征询会计、评估等会计咨询中介机构、专家的意见,再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三、在大企业上班应注意哪些事项?
大部分公司,首先应该考虑的应该是个人给公司带的形象问题,在公司上班,个人形象体现的是公司的形象,在穿着上应该简洁大方,职业装首选。
谈吐、举止要稳重成熟礼貌,尽可能展示出自己有气质的一面。
给领导及同事一个自信的你。
工作中要全身心投入,发挥你的才能。
在这样的大公司上班,人际关系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不过偶尔幽默一下也能缓解一下气氛,但一定要看场合。
当然公司的性质不同,面对的环境氛围也不同,自己好好分析一下,或请教一下有经验的人士。

四、公司上市HR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搜一下:公司上市HR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五、一个公司在上市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
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
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
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
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
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
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tore/7210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