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确认资产组中的商誉的金额呢?
商誉=合并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企业在换股合并时,有关商誉的分录是怎么写的。比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2001变换股合并的时候
商誉是体现在合并报表中,在编制抵消分录时出现: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三、合并日增资 如何计算商誉
商誉=付出对价-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投资方持有股份比例

四、计算企业商誉价值?
商誉是投资者支付的价款与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比较后的差额,如果投资者支付的对价大于被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产生正商誉,反之为负商誉。
你要公式的话,就是(1)投资方持股部分的商誉=投资方支付对价-被投资方公允价值*投资方持股比例(2)商誉整体=投资方持股部分的商誉/投资方持股比例注:商誉只有在企业合并里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形成控制,单个的企业是没有商誉价值的。

五、请问一个企业商誉值多少钱怎么计算?
新会计准则下,是可以合理估计商誉的 第一,间接计量法 关于商誉的计算问题,在企业并购中经常会使用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是不需要计算商誉的,比如说母子公司的合并,同一个母公司控制下的两个子公司的合并 但在非同一控制下,商誉=购买总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 第二,直接计量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认为既然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在起着一种积极作用,只是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因此将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原,就是商誉的价值。
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 ①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 ②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资本化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 这里,选定的投资报酬率可以是正常的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采用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的理由是,企业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因而应按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测算商誉的基础)。
(2)超额收益折现法 超额收益折现法是指把企业可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依次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值汇总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
如果预计企业的超额收益只能维持有限的若干年,且不稳定时,一般适用于此种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 商誉价值=∑各年预期超额收益×各年的折现系数 在各年预期超额收益相等的情况下,上式可简化为: 商誉价值=年预期超额收益×年金现值系数 最后,计算成功后,可以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单独计量“商誉”会计科目

六、母公司财务报表合并时,商誉的减值应该怎么确认?
根据精算师或者评估师的价值估算,重新评定企业价值,再来确定商誉是否减值。

七、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如何准确的计算商誉.
1、首先,《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商誉不被列为本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因为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商誉的核算做出了具体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1)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减少)。
3、《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了“商誉”在报表中作为单独项目的具体体现:第十五条: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
这里需要编制抵销分录。
所以,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应当按上述办法对商誉进行处理。
即“B公司被收购的商誉(goodwill) = A公司支付给B公司的收购价格 - B公司在被收购日期时可确认所有的资产和负责的公允价值”中,应该把银行现金和应收帐款放入可确认的资产里进行计算。

八、合并计算商誉?
取得50%股权时,形成控制了,这一天就是购买日,当然要计算购买日的商誉了。
在购买日的合并报表中要确认商誉的。

参考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并购如何估算商誉.pdf《a股股票牛市行情持续多久》《股票增发预案到实施多久》《一只股票多久才能涨》《股票回购多久才能涨回》下载:上市公司并购如何估算商誉.doc更多关于《上市公司并购如何估算商誉》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3336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