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三板分创新层 培育层 基础层有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按照此前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进入创新层的三条标准,标准一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
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
标准二为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
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
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
标准三为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
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
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挂牌企业只要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任意一条,即可进入创新层。
最近国家正在对新三板分层进行测试,预计分层方案预计5月公布。
目前683家企业符合创新层标准,创新层标准较之前的也有所变化。
建议等正式创新层方案确定下来再去了解。
我是新三板周老师,希望可以帮到您。

二、新三板创新层有什么优点
新三板创新层有以下三个优点:1. 可能会实行连续竞价的交易方式,这将大幅度提升交易的活跃度,是一种制度的优化。
如果公司本身的资质、财务状况比较好,就可以进入创新层。
2. 进入创新层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比起在6000多家新三板公司中大海捞针般选择好企业,创新层的确立,会减少投资者筛选公司的时间和精力。
3. 对于企业来说,进入创新层,将要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公正公开,更加规范,对企业管理也是一种约束和督促。

三、上交所新三板是创新层的好还是基础层好
第一路演:新三板分层的主要意义在于不断筛选出更有潜力和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从而起到推动企业更好成长的目的。
从创新层的三个分层标准可以看出,营收增长、利润水平、市值规模这三大指标,均是评判企业优质的最主要指标。
总体来讲,分层制度只是根据三个标准对挂牌企业做一个大致分类,并不能绝对代表企业投资价值的划分,创新层企业并不全部具有投资价值,基础层也有投资价值潜力巨大的企业。

四、为什么市场并没有将新三板基础层打死
基础层交易依旧活跃最近有不少人关注创新层的成交金额问题,认为分层之后的一周内,创新层企业成交金额占到了总成交金额的一半,这就说明分层给创新层企业带来了不少优势。
然而对此种分析,我们不敢苟同,成交金额不仅涉及到成交量,还关系到公司股价,创新层企业普遍本身具备较好的素质,自然在股价上略胜一筹,所以我们不妨抛开股价,单从成交量上来看看分层到底有没有带来流动性的改善。
是什么支撑着基础层显然,基础层并没有被分层制度打倒在地,他不仅好好的活着,还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理性专业的投资者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A股市场一点风吹草动,散户们就一哄而散的情景。
可这里是新三板,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战场,他们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专业的判断。
A股市场信息繁杂,大多数投资者们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往往是跟风而上,望风而逃,一个观点,一个新闻,一条新政策,都能在股市上搅起轩然大波。
而在三板市场,投资者们大多是沉浸资本市场多年的老司机,对如何判断公司未来的价值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而这些是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一次简单的阵营划分就被轻易推翻的。
他们走的是战略投资,长线持有的路,只要认为企业具备一定实力,即使没进创新层,仍然会选择持股。
2、企业价值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新三板分层标准主要依靠净利润、增长率、总市值这些数据来衡量,能否进入创新层也仅仅只是从数据这一层面对企业价值简单进行评估,然而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是很难具体量化的。
有些企业虽然没能进入创新层,但后劲较足,而投资者更应看重的也是企业未来的价值。
就拿互联网企业来说,这一类企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推广费用,以获取流量、用户等资源,可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创收只是早晚的事。
另外,此次分层并非一劳永逸,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每年5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首个转让日调整挂牌公司所属层级,基础层的挂牌公司,符合创新层条件的,调整进入创新层。
这样一来,之前没有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或许就能达到创新层的数据标准,投资者显然也愿意去基础层中淘金,投资那些具备进入创新层潜质的公司。
3、冷静看待创新层分层制度是三板人期待已久的政策,曾被寄予厚望,然后如今分层落地,配套措施却依旧没有出台。
创新层相对于基础层能够享有哪些政策红利,还不清楚。
新三板上最根本的问题——流动性,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即使是创新层,没有成熟的退出机制,进了仍然可能面对被套牢的风险,投资者也依旧会持观望态度,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新层相对于基础层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
没有明确红利政策的创新层仅仅像是一张标签,贴在企业的招牌上,装点门面,却不能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这意味着,比分层更重要的是,在盘活现有政策红利的基础上释放新的政策红利。
尽快匹配相应的交易制度,例如引进私募加入做市商阵营、允许公募入场,甚至是推出新三板绿色转板通道,完善新三板的退出机制。
只有明确创新层相较于基础层的政策优势,才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将眼光聚焦到创新层。
分层落地已经一周,就目前来看,基础层并未如预期那般成为一潭死水,正如某基金管理人士所说:“好的企业就是流动性”。
只要基础层还有千里马,就一定不会缺少伯乐。

五、新三板企业选择创新层好还是选择IPO
如果是真要即将ipo的企业,那么肯定是选择这种类型的,因为投资新三板主要目的就是等企业上市,赚取上市的红利!那么这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转板条件,并且申请辅导了,最起码比还没有动作的创新层企业,审批下来的速度要快一些!而有的创新层的企业,财务数据非常的漂亮,实力也很强劲,但是他们短时间就是没有转板的计划,进去了也是等而已,不过后期要是能退出精选层的话,在创新层数据还非常漂亮的,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六、新三板创新层和创业板,哪个版块更强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3218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