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区分四种含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45%,0.8%,1.2%,4.5%铁碳合金
Wc=0.45%:L---L+δ---δ→γ(1495度)---γ+L---γ----α+γ----γ→α(727度)---α+Fe3C,(γ=A,α=F;
下同) 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铁素体;
Wc=1.2%:L---γ+L---γ----Fe3C+γ----γ→α(727度)---α+Fe3C,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渗碳体;
Wc=3.0%:L---γ+L----L→Fe3C+γ(1148度)---Fe3C+γ----γ→α(727度)---α+Fe3C,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渗碳体,在Fe-C系中Fe3C 转变为C(石墨).

二、如何识别钢材的含碳量的高低
 ;
 ;
 ;
钢铁材料层出不穷,如何雾里看花,火眼金睛识别真货,以避免乱假成真,此有如下4个最简易的方法:火花鉴别法、色标鉴别法、断口鉴别法和音响鉴别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火花鉴别法 1.火花的构成  ;
 ;
 ;
由于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同,流线尾部出现不同尾花。
尾花有苞状尾花、菊状尾花、狐尾花、羽状尾花等。
2.常用钢的火花特征  ;
 ;
 ;
碳素钢随着含碳量增加,流线形式由挺直转向抛物线,流线逐渐增多,火束长度逐渐缩短,粗流线变细,芒线逐渐细而短,由一次瀑花转向多次爆花,花的数量和花粉也逐渐增多,光辉度随着含碳量的升高而增加,砂轮附近的晦暗面积增大。
在砂轮磨削时,手感也由软而渐渐变硬。
A. ;
 ;
15钢的火花特征:火花流线多,略呈弧形。
火束长,呈草黄色,带红。
芒线稍粗。
爆花呈多分叉,一次爆花。
B. ;
 ;
40钢的火花特征:整个火束呈黄而略明亮。
流线较细、多分叉而长。
爆花接近流线尾端,呈多叉二次爆裂。
磨削时手感反抗力较弱。
C. ;
 ;
T13钢的火花特征:火束短粗,中暗红色。
流线多,细而密。
爆花为多次爆裂,花量多并重叠,碎花、花粉量多。
磨削时手感较硬,合金钢火花的特征与加入合金元素有关。
二、色标鉴别法  ;
 ;
 ;
生产中为了表明余屑材料的牌号、规格等,在材料上需要做一定的标记,如涂色、打印、挂牌等,以表示钢种、钢号的颜色,涂在材料端面,成捆交货的钢应涂在同一端的端面上,盘条则涂在卷的外侧。
三、断口鉴别法  ;
 ;
 ;
材料或零部件因受某些物理、化学或机械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破裂所形成的自然表面称为断口。
这可以用来判定材料的韧脆性,和相同热处理状态的材料含碳量的高低。
若断口呈纤维状,无金属光泽,颜色发暗,无结晶颗粒,且断口边缘有明显的蛆性变形特征,则表明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较低;
若材料断口齐平,呈银灰色,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则表明材料属于脆性断裂;
而过共析钢或合金钢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断口常呈亮灰色,具有绸缎光泽,类似于细瓷器断口特征。
四、音响鉴别法  ;
 ;
 ;
当原材料钢中混入铸铁材料时,由于铸铁的减振性较好,敲击时声音较低沉,而钢材敲击时则可发出较清脆的声音。
这种方法可进行初步鉴别,但有时准确性不高。
而当钢材之间发生混淆时,因其声音比较接近,常需综合其它鉴别方法进行判别。

三、怎么识别碳素钢的含碳量 碳素钢的含碳量划分标准是多少
火花鉴别法、色标鉴别法、断口鉴别法和音响鉴别法 1、低碳钢:又称软钢,含碳量从0.10%至0.25%低碳钢易于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焊接和切削,常用于制造链条,铆钉,螺栓,轴等。
2、中碳钢:碳量0.25%~0.60%的碳素钢。
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等多种产品。
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0.70%~1.20%)。
强度、硬度比低碳钢高,而塑性和韧性低于低碳钢。
可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热轧材、冷拉材,亦可经热处理后使用。
3、高碳钢:常称工具钢,含碳量从0.60%至1.70%,可以淬硬和回火。
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
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 至1.00% 的钢制造。

四、钢材的含碳量怎样划分
1低碳钢通常C%<0.25%,叫低碳钢,强度较低、塑性和可焊性较好。
2.中碳钢C%在0.25~0.60%,叫中碳钢,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3.高碳钢C%>0.60%,叫高碳钢。
塑性和可焊性很差,但热处理后会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高碳钢含碳量在0.6%-2%之间,超过2%即为铸铁。

五、不同含碳量的片状珠光体与球状珠光体的强度应怎么比较?如题 谢谢了
化学成分是组织的基础,成分在不同的热处理状态影响组织,组织决定了性能。
因此,单单对碳素钢来说,含碳量是基础,一般说来含碳量越高,同等组织的强度越高,对同一含碳量的钢来说,一般来说片状珠光体比球状珠光体强度高。
因此,你提的问题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球状珠光体还有球的大小的不同,片状珠光体有粗细的不同,最终决定实际组织和晶粒度的情况。
查看原帖>;
>;
六、怎样区分四种含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45%,0.8%,1.2%,4.5%铁碳合金
 ;
 ;
 ;
钢铁材料层出不穷,如何雾里看花,火眼金睛识别真货,以避免乱假成真,此有如下4个最简易的方法:火花鉴别法、色标鉴别法、断口鉴别法和音响鉴别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火花鉴别法 1.火花的构成  ;
 ;
 ;
由于钢材的化学成分不同,流线尾部出现不同尾花。
尾花有苞状尾花、菊状尾花、狐尾花、羽状尾花等。
2.常用钢的火花特征  ;
 ;
 ;
碳素钢随着含碳量增加,流线形式由挺直转向抛物线,流线逐渐增多,火束长度逐渐缩短,粗流线变细,芒线逐渐细而短,由一次瀑花转向多次爆花,花的数量和花粉也逐渐增多,光辉度随着含碳量的升高而增加,砂轮附近的晦暗面积增大。
在砂轮磨削时,手感也由软而渐渐变硬。
A. ;
 ;
15钢的火花特征:火花流线多,略呈弧形。
火束长,呈草黄色,带红。
芒线稍粗。
爆花呈多分叉,一次爆花。
B. ;
 ;
40钢的火花特征:整个火束呈黄而略明亮。
流线较细、多分叉而长。
爆花接近流线尾端,呈多叉二次爆裂。
磨削时手感反抗力较弱。
C. ;
 ;
T13钢的火花特征:火束短粗,中暗红色。
流线多,细而密。
爆花为多次爆裂,花量多并重叠,碎花、花粉量多。
磨削时手感较硬,合金钢火花的特征与加入合金元素有关。
二、色标鉴别法  ;
 ;
 ;
生产中为了表明余屑材料的牌号、规格等,在材料上需要做一定的标记,如涂色、打印、挂牌等,以表示钢种、钢号的颜色,涂在材料端面,成捆交货的钢应涂在同一端的端面上,盘条则涂在卷的外侧。
三、断口鉴别法  ;
 ;
 ;
材料或零部件因受某些物理、化学或机械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破裂所形成的自然表面称为断口。
这可以用来判定材料的韧脆性,和相同热处理状态的材料含碳量的高低。
若断口呈纤维状,无金属光泽,颜色发暗,无结晶颗粒,且断口边缘有明显的蛆性变形特征,则表明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含碳量较低;
若材料断口齐平,呈银灰色,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和结晶颗粒,则表明材料属于脆性断裂;
而过共析钢或合金钢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断口常呈亮灰色,具有绸缎光泽,类似于细瓷器断口特征。
四、音响鉴别法  ;
 ;
 ;
当原材料钢中混入铸铁材料时,由于铸铁的减振性较好,敲击时声音较低沉,而钢材敲击时则可发出较清脆的声音。
这种方法可进行初步鉴别,但有时准确性不高。
而当钢材之间发生混淆时,因其声音比较接近,常需综合其它鉴别方法进行判别。

七、烃的含碳量怎么计算
烃的含碳量怎么计算烯烃的表达式是CnH2n 所以 碳在烯烃中所占百分比=12n:(12n+2n),在乘以烯烃的总量,就是含碳量

八、生铁,熟铁,钢,纯铁含碳量有什么不同
含碳2%(质量分数)以下的是钢,2%以上的是铁.生铁比熟铁的含碳量高,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韧性越差.纯铁是理想化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物质.生铁一般指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
又称铸铁。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
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
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
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
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
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
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
此外还有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的生铁,叫合金生铁,如硅铁、锰铁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
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
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
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回答者:五岳独尊zzzz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6-14 22:36对最佳答案的评论上面说”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 可是我们厂用的熟铁轴承比生铁轴承的性能好,这个怎么解释呢?谢谢评论者: 唐水水 - 试用期 一级 碳含量: 小于0.02%的纯铁或熟铁 0.02-2.1%的为碳钢 大于2.1%的为铸铁或生铁评论者: barsom - 童生 一级 回答有不妥之处,也算可以了:铸铁不能锻轧的解释有误(是塑性差);
一般含碳量小于0.02%的叫熟铁或纯铁而不是0.2%!含量在0.02-1.7%的叫钢.评论者: tyg211 -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28100888.html